上榜人姓名:温海波 身份:中共党员 江西师范大学
事迹类型:敬业奉献 所在地区:江西省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师范大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相关事迹当得知被推荐为第五届优秀教师的时刻,我是既喜又羞的,喜是因为这至少是一个荣誉,羞是羞愧,因为“优秀”这个标签。平生最怕的就是给人贴“标签”,记得以前读人类学的著作,记下这么一句话——“对他者的描述,勾勒自身的认同。”既然被贴上“优秀”的标签,不仅当下需要“反思”填充优秀的“内容”,还得在以后的言谈行事中向优秀的道走。但自宋以来学者以“沉默寡言”为美德,当然我不是什么“学者”,故而当被要求将“优秀”事迹,不仅在口头宣讲之外,还要用黑字白纸写下的时候,说实话内心是抗拒的。因我明白传播学家沃尔特·翁说:“口语交流使人实现群体团结,而书写是孤零零的个人活动。”
没有办法,有关方面一再要求,我只好使得心智回归自身,用笔写下几句不痛不痒的话。但落笔前需要声明的是,写下的简要几点,并不是对“优秀”的交代,而是对自身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所做事情的年终汇聚,并在此基础上做自我反思。首先是多面向地理解“学习”的本义。讲台上的老师,若是自己都不在“学”和“习”的状态,站在讲台上理应慌张。为此,在平日里我不仅时常求教于长辈,该如何上课,如何做研究,自己一旦有空,也大都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“忙活”。一年下来也有些许收获,获得多项省部级课题,一项国家课题,相关论文也在修订完善中。这种“拿别人给的工资,学自己的本事”的状态,让我感觉知足、充实。在课堂中,我也会将这种状态传递给学生——大学生重要的一项是“学习”技能的培养,这个比学到具体知识“术”更紧要。
其次,温情敬意的孕育,没有温情和敬意,生活还有什么意义?我敬佩的一位学者,写了一本书,名字是《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》,其中讲了很多大学生活的“道”。作为师范大学,在日常生活培育温情敬畏,更应是一种生活的方式。但遗憾的是,囿于学校没有教工集中住宅区域,各位老师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,与学生也并非“比邻而居”,这导致师大人际间相互“区隔”,温情敬畏并没有相应土壤。老师间、师生间大都相互缺乏这种温情敬意的“味道”。为弥补这一缺憾,我尽量坚持每周找一男一女两同学,一起喝茶、喝咖啡或吃饭,在吃与喝的过程中聊。当然,重点不是吃喝什么,而是聊什么。这种方式也不是什么“新做派”,而是名校的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模式。有位我知悉的教授曾写道,“教授太太请教授们吃饭,本科生请教授吃饭,图书馆长请教授吃饭——这样的三顿饭,可能是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差距。”这个段子并不是夸张,而是“细微知差距”。一位师大的优秀学生,曾分享给我一句话,我很喜欢——“有前程可奔赶,亦有岁月可回首。”我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原创,不过引用此话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日常生活中的温情孕育,对一所文科为主体的学校极为重要。爱生活的人,生活也爱他,师大需要恢复“人文”的活力。
再次,与学生一起读经典,让阅读点亮学生,教学相长。很荣幸,杨长云老师将我作为瑶湖读史中国史的指导老师之一,瑶湖读史不仅有自己有影响力的公众号,在全国具有影响力,还每年举办各种大型的读书活动、每半月的小型读书研讨。这些读书活动邀请各方老师,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为指导学生读书,特别是如何读经典的书。我认为这些不仅让学生受益,我本人也有“教学相长”之感,虽然这些活动并没有所谓的“工作量”,还颇费时间,有时还会“劳心伤神”,我却以为这些阅读实践是老师应有的无偿“智性花费”。虽处于电子阅读时代,在班级内部的管理要求上,我还是有一条“陈旧”班规——每年保证在图书馆借20本以上的纸质书,这是评奖评优的“基本指标”。此外我还鼓励学生组织班级的“线上”读书活动,虽然这种新媒体方式,我不直接参与指导,生怕影响自由的讨论,我看孩子们却乐在其中。
以上三点仅是“摘录”我作为大学教师的行为活动,追求的是“温情敬畏,但求无悔”的理想生活而已,这些与“优秀”关联不大。最后,我想说声音为所有人共喻,而文字则是少数人的。今天多数所谓的“经典”文章和著作都无法逃避“速朽”命运,何况是一个普通青年老师在校报发表的几句无关痛痒的话。可是,当提笔写下它们的时候,我还是应该“郑重其事”。或许说不定,未来那天,一个历史学家忽然跳出来,想了解二十一世纪初期大学老师心里在想什么“玩意”。那时,以上就是其中小小的一段“独白”吧。